作者简介
德国 语言 学家、 哲学 家、 政治 家。1767年生于波茨坦。1787—1789年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格廷根大学,1801—1810年任普鲁士 宗教 和 教育 大臣,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。1809年创建柏林大学,即现在的洪堡大学.1810—1819年任外交官。1819年以后辞去公职,专门 从事学术研究。在德国 近代史 学者的笔下,他是一个具有 人文 主义精神的民主政治家,能干老练的外交家,学者型的 社会 活动家。他又是一个追求完美 人性 的教育改革家,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新型大学的创建人,因此常为 西方 教育史家提到。他有时出现在西方 美学 史、 文艺 理论的著作中,被描绘为席勒(Friedrich Schiller)和歌德(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) 思想 的继承者,德国 古典 主义的最后一个代表。 人类学 家也经常提到他,因为他继赫尔德(Johann Gottfried Herder)、康德(Immanuel Kant)之后,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从事过“人的研究”,比较过 民族 、 文化 的异同。最后,在语言学史著者的眼中,他是一个伟大的语言理论家,普通语言学的奠基者。洪堡特对许多语言都有广泛的认识。他研究过 欧洲 的巴斯克语、 美洲 的印第安语, 非洲 的埃及语和 亚洲 的梵语、汉语、日语等多种语言,是比较语言学创始人之一。他善于突破 历史 局限,透过个别的语言现象,深入考察 人类 语言的普遍特性。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、语言与 思维 的关系、语言的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问题上,他都做了富有创见性的研究和探讨,为 现代 语言学思想奠定了基础,被誉为德国最伟大的 人物 之一。洪堡特第一篇有关语言学的著作是1820年6月29日在柏林学会宣读的一篇报告《依照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 论语 言的比较研究》,在这篇文章里他起草了他所设想的语言哲学体系的纲要。1828年,他发表了《论双数》一文,这标志着他在语言研究上完全转向理论研究的开始。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项 工作 是《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》的 写作 ,这篇巨著共分三卷,陆续出版已在他去世以后的1836—1840年。书中附有一篇长达300多页的绪论,题为《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》,这篇绪论是洪堡特语言理论的代表作,对其后的语言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洪堡特有关语言的创造性特征的论述,是他的语言理论的精髓。他认为语言绝不是一个实体或已完成的事物,而是一种创造活动,是人的 心灵 不断地用声音来表达思想的活动。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内容是十分广泛的,其运用手段却极为有限,这些手段并不为 个人 独有,而是所有语言使用者的“共同本质”。对于语言和民族的关系问题,他认为语言是民族的最大特征,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,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。语言随着民族的 成长 而发展,它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,同时它又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。所以,研究语言不能孤立地看问题,应该与历史文化、风俗 习惯 的研究相结合。洪堡特把语言置于具体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,进一步考察了语言在人们认识 世界 和处理事物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。他认为语言从精神出发,再反作用于精神。任何语言都具有接受一切事物并且将其付之于表达的灵活性,但无论怎样都不会对人的 认知 活动形成绝对的制约。在他看来,语言是人类本质的组成部分,其萌发是由于人类的内在需要,而不是仅仅产生于维持外部交际的需要。洪堡特细致地考察了许多语言,以词的语法形态为主要依据,将世界语言分为三类: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。他认为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言,梵语则是典型的屈折语,包括粘着语在内的所有 其它 语言处在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。世界上的语言有比较完善和不太完善的区别。但没有优劣之分。即使是最野蛮的部落的语言也不应该予以歧视,或贬低它的价值,因为每种语言都是人类原有的创造语言的能力的表现。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宏大深邃,对20世纪的语言学产生了深刻、持久的影响。欧洲语言学界魏斯格贝尔等的“新洪堡特派”, 美国 的萨丕尔、沃尔夫的语言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语言思想,他的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有极其深刻的意义,为 当代 语言学研究者所瞩目。内容简介
《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》主要包括马来民族各部落的居住 环境 和文化状况、导论的对象、对人类发展过程的总的考察、特殊精神力量的影响: 文明 、文化和教养、个人和民族协同作用、对语言作更详尽的考察、语言的形式、语言的一般性质和特点、语言的语音系统、内在语言形式、语音与内在语言形式的联系、对语言 动作 的详细分析、词的孤立、屈折和粘着和以词的统一性的进一步考察等。
德 国语 言学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。1767年生于波茨坦。1787—1789年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格廷根大学,1801—1810年任普鲁士宗教和教育大臣,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。1809年创建柏林大学,即现在的洪堡大学.1810—1819年任外交官。1819年以后辞去公职,专门 从事学术研究。
在德国 近代 史学者的笔下,他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民主政治家,能干老练的外交家,学者型的社会活动家。他又是一个追求完美人性的教育改革家,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新型大学的创建人,因此常为西方教育史家提到。他有时出现在西方美学史、文艺理论的著作中,被描绘为席勒(Friedrich Schiller)和歌德(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)思想的继承者,德国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代表。人类学家也经常提到他,因为他继赫尔德(Johann Gottfried He...
下载地址
【新用户手机夸克APP转存可以获得1TB免费空间】
夸克网盘「电影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755e002f4b6
夸克网盘「纪录片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8c76cd47e8be
夸克网盘「短剧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f27fae4301e
夸克网盘「音乐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c999e39a7f49
夸克网盘「教程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7984fcacdad
夸克网盘「书籍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532536273dd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