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柯伟林(W.C.Kirby),198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。曾任哈佛大学 历史 系主任、文 理学 院院长、哈佛大学盖辛葛尔历史教授、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,是 美国 艺术 及 科学 学院院士。1984年出版本书,备受好评;此后又发表了数篇有影响的论文,成为美国研究 中国 近代史 的主要学者之一。其论文《 近代 中国的连续与变化》,论述了 民国 的 经济 计划和人才对日后 大陆 和 台湾 经济发展的作用,指出中国近代史研究不能以1949年作为界线;另一论文《中国的国际化》,展示了近代中国将国际上 政治 、经济、 军事 和 文化 模式本土化的努力,指出了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不能仅仅“以中国为中心”。这些论述极具影响,使得“连续与变化”和“国际化”成为 西方 中青年学者研读中国近代史的新视角。内容简介
《 德国 与中华民国》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德关系史的 名著 。作者充分利用美国、德国、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档案,论述了1928—1938年中,德亲近关系建立后德国对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、军事制度、工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,指出了近代中国对 现代 化模式的选择并不只是接受西方的 思想 和文化,更在于与西方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领域的实质性接触。美国《 亚洲 研究》和《太平洋事务》以及 香港 《二十一世纪》等书评认为,《德国与中华民国》是研究中德关系史的一本“难以超越”的著作,是关于中华民国史和中国近代史的一项“极其出色”的成就。
柯伟林(W.C.Kirby),198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。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、文理学院院长、哈佛大学盖辛葛尔历史教授、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,是美国艺术及科学学院院士。1984年出版《德国与中华民国》,备受好评;此后又发表了数篇有影响的论文,成为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学者之一。其论文《近代中国的连续与变化》,论述了民国的经济计划和人才对日后大陆和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,指出中国近代史研究不能以1949年作为界线;另一论文《中国的国际化》,展示了近代中国将国际上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和文化模式本土化的努力,指出了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不能仅仅“以中国为中心”。这些论述极具影响,使得“连续与变化”和“国际化”成为西方中青年学者研读中国近代史的新视角。
下载地址
【新用户手机夸克APP转存可以获得1TB免费空间】
夸克网盘「电影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755e002f4b6
夸克网盘「纪录片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8c76cd47e8be
夸克网盘「短剧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f27fae4301e
夸克网盘「音乐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c999e39a7f49
夸克网盘「教程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7984fcacdad
夸克网盘「书籍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532536273dd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