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尼古拉·米哈伊洛维奇·普尔热瓦尔斯基(1839—1888), 俄国 军官, 地理 学家, 世界 探险 史上著名的 科学 探险家之一,一生曾有四次广义的中亚之旅,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,系 近代 欧洲 深入藏北高原、进抵长江上游一人,在地 理学 及动 植物学 领域有多项重大发现,以其名字命名的动 植物 有数十种之多,包括普氏野马、普氏原羚、普氏?、掌叶橐吾等。除了这部根据首次中亚 旅行 写成的《 蒙古 与唐古特地区》,还留下《从斋桑经哈密去 西藏 》等一百一十多种著述,对后世影响深远,读者众多。内容简介
1970年,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启了 中国 之行,此次考察历时三年,随后他将此次经历记录在这部书里,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旅行经过,并公布了探险所获得的材料。这部书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,被译为欧洲 多国 文字 ,并且多次印刷出版。
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这次中国之行主要往返于两大高原——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——之间,他的行程分为两个阶段。第一阶段自北京西行穿越内蒙古高原到达阿拉善沙漠,然后原路返回北京,此次行程约三千七百公里。第二阶段,自北京重新回到阿拉善后,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与一支唐古特人商队结伴来到西宁,随后抵达梦寐以求的青海湖,再经柴达木盆地向南登上藏北高原。这是欧洲人首次深入黄河和长江上游。
对于自己的首次中国之行,普尔热瓦尔斯基确定的任务是:“首先是对 自然 地理的考察,以及对哺乳 动物 和鸟类的 动物学 研究; 民族学 的考察则尽可能地进行。”其实他的四次中国之行,都遵循了这样一个统一“体例”,而正是因为考察的“科学性”才使他扬名于世。普尔热瓦尔斯基的首次中国之行大致上重复了古伯察走过的道路,但显而易见的是,他的行程更富有科学成果,而这是建立在认真的勘测和记录的基础之上的。这次中国之行,普尔热瓦尔斯基收集鸟类二百多种,标本一千余件;各种哺乳动物四十余种,标本一百三十件;昆虫标本三千多件;植物五百多种,标本四千件。
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书对我们来说,不仅 有趣 ,而且有益。这是我们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。在当前中国不断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积极构建 人类 命运共同体之时,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律动,需要积累更多的“在地”知识,需要更多的与外部世界的 沟通 与交流,需要更加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下载地址
【新用户手机夸克APP转存可以获得1TB免费空间】
夸克网盘「电影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755e002f4b6
夸克网盘「纪录片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8c76cd47e8be
夸克网盘「短剧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f27fae4301e
夸克网盘「音乐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c999e39a7f49
夸克网盘「教程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7984fcacdad
夸克网盘「书籍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532536273dd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