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作者簡介:李松,中國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,二○○六年獲得文學博士;二○一○至二○一一年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。主要研究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與 思想 史,曾經發表論文七十餘篇、博士論文《建國後十七年關於文學經典的批評》、博士後出站報告《 政治 美學研究》。
内容简介
本書是海內外第一部以「樣板戲」為主題所撰寫的編年史。以年月日的時間順序作?史料編排的主軸,力圖以第一手翔實豐富的史料,全景式勾勒出「樣板戲」的來龍去脈。書中收錄的資料包括如下五個方面:關於「樣板戲」各種文本創作的重要指示;對於「樣板戲」的重要評論;「樣板戲」傳播的相關史實;重要的文藝政策與會議;作者、演員以及 文化 人士等人的小傳。
「樣板戲」後史
正如通過「樣板戲」前史的考察得知,「樣板戲」的出現並非橫空出世,而是有長久的醞釀階段。同樣,「樣板戲」的結束也並不是因為毛澤東的逝世、「四人幫」的倒臺就偃旗息鼓、銷聲匿跡。它的衰歇隨著政治情勢的變化,也有一段漸行漸遠、活力殆盡的過程。「四人幫」垮臺之後的兩三年內,「樣板戲」仍然是戲曲院校的教學樣板,「傳統戲」與話劇仍然未成為主流。「樣板戲」後史的起訖時限為1977至1981年,這一時段是華國鋒主政時期。其總體特點是,全面、徹底否定林彪集團和「四人幫」集團的政治思想和路線,然而,將「樣板戲」的成就完全與「四人幫」割裂開來,而歸功於毛澤東、周恩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和廣大文藝 工作 者,這與「 文革 」期間國家意識形態機器奉江青為文藝界「旗手」、文化大革命先鋒的評價是迥然不同的。
1977年1月26日至8月10日,《海港》、《龍江頌》修改後再度演出。1977年2月7 日,《人民日報》、《紅旗》雜誌、《解放軍報》發表社論:〈學好文件抓住綱〉,提出「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,我們都堅決維護,凡是毛主席的指示,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」(即「兩個凡是」)的方針。可見,華國鋒依舊沿襲毛澤東晚年的「左」傾錯誤。這一政治路線
作者簡介:
李松,中國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,二○○六年獲得文學博士;二○一○至二○一一年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。主要研究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與 思想史 ,曾經發表論文七十餘篇、博士論文《建國後十七年關於文學經典的批評》、博士後出站報告《政治美學研究》。
下载地址
【新用户手机夸克APP转存可以获得1TB免费空间】
夸克网盘「电影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755e002f4b6
夸克网盘「纪录片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8c76cd47e8be
夸克网盘「短剧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f27fae4301e
夸克网盘「音乐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c999e39a7f49
夸克网盘「教程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7984fcacdad
夸克网盘「书籍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532536273dd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