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【作者】约瑟夫·艾本斯坦(Joseph Epstein)
出生于犹太 家庭 , 美国 著名 散文 家,西北大学 文学 教授,《美 国学 者》 杂志主编,《纽约客》专栏作家, 文化 批评家,著述甚丰。2003年,被国家 人文 基金 会授予国家人文学科奖。
作品有:散文集《熟悉的领域——美国 生活 观察》《似是而非的偏见》 《八卦: 人类 的非凡追求》《嫉妒:第七宗罪》;短篇 小说 集《高尔丁的男 孩们》等。
【译者】
马绍博
青年译者,上海外 国语 大学翻译硕士,已出版《让达成目标成为 习惯 》 等多部译作。
内容简介
【内容简介】
*
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个大势利眼,喜欢夸耀自己钱多和娶俗气的女人。
弗吉尼亚·伍尔夫在《我是势利眼吗?》一文中承认了自己的势利倾向,她与牛津大学 政治 哲学 家以赛亚·伯林晤面后,写信给友人说:“我认为他是个吞火的小丑。”伍尔夫还用势利对付文坛对手,曾经攻击才华远超于她的詹姆斯·乔伊斯“毫无教养”。
普鲁斯特早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势利眼,晚年却变成一名最伟大的势利眼鉴别家和批评家。他认为势利“是对与性格无关之物的赞慕”,即对表象的过分重视。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·贝娄喜欢到餐厅一类公共场所去试探自己的名气,如果没人认出他(这是常事),他还会有点失望。
安迪·沃霍尔一直都无比渴望成名,但他绝对不盲目。他对 社会 地位的一套体系有非常明确的认识,知道如何从曼哈顿 广告 和 艺术 界一点点积累时尚圈最强大的人脉资源。他尚未成名之时就醉心于与名流交游。杜鲁门·卡波特 回忆 说,安迪·沃霍尔有一段 时间 每天都给他写信,还总在他家门口转悠。
苏珊·桑塔格的魅力究竟从何而来呢?答案就在于她将势利心态和自我推销的 技巧 成功 地结合了起来。桑塔格的出版商将她精心包装成一个深邃、美丽、前卫、 法国 化的严肃知识分子,只有在美国这个追捧 欧洲 文化的势利心态以及文化自卑感挥之不去的地方,她才能够获得现有的成功。
无论是豪门贵胄还是贩夫走卒,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凡夫俗子,人人都摆脱不了骨子里的势利 心理 。势利眼就像细菌一样,无处不在。作者以美国社会为例,分析了人们的种种势利心理,旁征博引,挥洒自如,文笔之诙谐,让人不时捧腹大笑,笑过之后又禁不住冒一身冷汗,原来自己的势利眼心理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。
**
**
编辑推荐:
作为《纽约时报》年度畅销书、《洛杉矶时报》年度最佳书籍、《芝加哥论坛报》年度最爱书籍。《势利》的每个章节都让人在拍案叫绝之余冷汗直冒。正所谓,上帝创造 世界 ,同时也创造了势利眼。古往今来,势利眼无处不在。攀比学历、攀比孩子、攀比出身;政治势利眼、俱乐部势利眼,不同品味之间的互相鄙视,等等。约瑟夫·艾本斯坦用自己犀利、 幽默 、 讽刺 的笔调,描摹了 现代 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势利眼行为,从 教育 、职业、消费、艺术、文化乃至 饮食 、穿着等多个方面讲述了势利如何运作。书中对所谓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调侃、戏弄更让人忍俊不禁。
书中金句、警句俯拾即是,例如:势利眼必须时刻寻找胜人一筹的感觉;势利眼只有一个标准,就是比较;势利眼的快乐在于被上位者高看一眼,或者和自己嫌弃的庸众拉开距离;势利的另一面表现在总是渴望比朋友或邻人略胜一筹,换句话说,比自己的妹夫多赚一百美元就是富人;要让友谊牢固,最好是两个朋友中的一位自以为比另一位高一等。
这些浮华喧闹、可叹可笑的表象忍不住让人深思,势利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会有势利眼?该如何避免势利?而这些问题,也是作者努力探究的。
【作者】
约瑟夫·艾本斯坦(Joseph Epstein)
出生于犹太家庭,美国著名散文家,西北大学文学教授,《美国学者》 杂志主编,《纽约客》专栏作家,文化批评家,著述甚丰。2003年,被国家 人文基金会授予国家人文学科奖。
作品有:散文集《熟悉的领域——美国生活观察》《似是而非的偏见》 《八卦:人类的非凡追求》《嫉妒:第七宗罪》;短篇小说集《高尔丁的男 孩们》等。
【译者】
马绍博
青年译者,上海 外国 语大学翻译硕士,已出版《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》 等多部译作。
下载地址
【新用户手机夸克APP转存可以获得1TB免费空间】
夸克网盘「电影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755e002f4b6
夸克网盘「纪录片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8c76cd47e8be
夸克网盘「短剧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f27fae4301e
夸克网盘「音乐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c999e39a7f49
夸克网盘「教程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7984fcacdad
夸克网盘「书籍」精选合集:https://pan.quark.cn/s/2532536273dd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