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著者:埃里克·坎德尔(Eric R. Kandel),1929年出生于 奥地利 维也纳。1952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 历史 与 文学 专业,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 医学 博士学位,目前担任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华德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。他一生致力于神经 科学 的前沿研究,因在 记忆 存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,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 或医学奖。译者:喻柏雅, 科普 作者,作品见于《读库》《南方周末》《新京报》等;译有埃里克·坎德尔的 系列 作品,已经出版的有《追寻记忆的痕迹: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》与本书。
内容简介
如果你看不懂抽象画?至少应该知道为什么!
诺奖得主、著名 神经科学 家埃里克·坎德尔运用 脑科学 原理来阐释人的审美背后的神经和 心理 机制
? 编辑推荐
你是否觉得抽象画——
与涂鸦无异,不知所谓,甚至连标题也让人看不懂。
你是否进一步 思考 过——
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?
看懂抽象画的人究竟看到了什么?
著名神经科学家、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从 大脑 的角度告诉你答案:
美不仅存在于观看者的眼中,也存在于观看者大脑的前意识创造过程中。
◎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
●对抽象艺术缺乏了解,乃至存在误解或偏见。
●抽象画激活大脑的方式与具象画非常不同,而我们缺乏相关 学习 与训练。
●抽象艺术家所主张的:对视网膜的感官刺激,不过是点燃联结性记忆的火花。
◎为什么你要了解抽象画
●根据《艺术 新闻 》历年发布的 全球 博物馆 及展览观众人数调查报告:现 当代 艺术展的观众流量最大。而国内观众似乎更偏好 经典 绘画 展。抽象艺术在海外取得了成功,我们却不知其为何及如何取得成功的。
●抽象艺术家分离出复杂图像的基本成分,不仅让观看者获得不同以往的知觉和 情绪 感受,也是创造条件鼓励自上而下的联想,让观看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补全绘画。这是欣赏抽象艺术之所以艰难的原因,也是乐趣所在。学会欣赏抽象画,我们不仅是学习一种看待艺术的新方式,也是以一种新方式看待我们自己以及这个 世界 。
◎为什么建议你通过《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?》了解抽象画
●如果你是艺术爱好者可以了解审美背后大脑的运作机制,如果你是科学研究者可以知晓抽象艺术的探索过程,倾听这场艺术与科学的对话,或许可以启发新的艺术 创意 或科学想法。当然,如果你是普通读者,更可以同时习得脑科学和抽象艺术的相关知识。
●不同于以往艺术家或艺术评论家的著作,《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?》作者坎德尔是一位热爱艺术的神经科学家,这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艺术的新视角——科学视角。作者清晰的 逻辑 、简明易懂的 写作 更是带给我们舒畅的 阅读 体验。
● 英文 原书出版于2016年,得以引入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,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,我们在直观感受每幅抽象画的同时,也知道我们观看时的所有反应是为何以及如何发生的。
? 内容简介
艺术与科学应该对话,但如何对话?诺贝尔奖得主、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·坎德尔以两个领域共享的 方法 论——还原主义——为切入点,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,从科学的视角解释了大脑如何对艺术品作出反应,又从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而不断演进。还原主义方法是贯穿《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?》的关键词,指通过研究复杂现象的基本成分及组织方式,来解释这个现象。艺术家用以分离出形式、线条、色彩、光线等要素,则是为了让人获得与观看复杂图像完全不一样的感受。
《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?》引入了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,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。通过阅读《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?》,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,而且可以打破对抽象艺术的误解和偏见,学会更好地欣赏现当代艺术。
?名人推荐
像“天才”或“ 文艺 复兴人”这样的词在这个主张平等的时代很少被使用,但这样的描述并非完全不适用于坎德尔。坎德尔以其在记忆方面的 工作 闻名,他现在写了一本不同凡响的书,书中充满了诗意的见解,同时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。
——V.S.拉马钱德兰,著名神经科学家,《脑中魅影》作者
为了缩小艺术与科学这两种 文化 之间的差距,坎德尔通过还原主义模式提出了审视抽象艺术的新方法:当涉及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和引发我们的审美反应时,少即是多。
——艾米丽·布劳恩,著名策展人,纽约州立大学 艺术史 特聘教授
对神经科学家以及任何一个对视觉艺术和 人文 科学感兴趣的人来说,这是一本必读的书。
——杰伊·舒尔金,美国乔治敦大学神经科学系研究教授
?媒体推荐
这是关于心智科学和现当代艺术的一次引人入胜的研究……坎德尔的想法值得深思,这也许会为神经科学的探索和艺术创作开辟出新的路径。
——《出版商周刊》
?获奖记录
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2017年度 生物 医学和神经科学类图书荣誉奖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