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利昂·P·巴拉达特(Leon P. Baradat), 美国 加利福尼亚米拉科斯塔学院名誉教授,曾获1990年教师奖。担任加利福尼亚社区大学学术理事会主席,加利福尼亚州立法议会 教育 顾问等。著有《 苏联 政治 社会 与理解美国民主》,以及多篇关于政治和教育的论文。张慧芝, 台湾 大学 历史 学系毕业,台湾师范大学学士后 教育学 分班结业,台湾中山大学 政治学 硕士,现为台湾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选人,台湾著名翻译家。译著有《课程 设计 》、《 人类 发展—— 儿童 心理 学》、《人类发展——成人 心理学 》、《多元社会的民主》、《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》等。
张露璐, 中国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2009级博士。
内容简介
《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》四大看点:
左派、右派、中间派,你是哪一派?
讲述通往成熟社会之路中,形形色色的“ 现代 意识形态” 故事
看点一:着眼意识形态的实践特性
何为政治意识形态?作者强调,政治意识形态通常是针对人民大众的言简意赅的陈述。刘苏里称,在现代社会,“人间神”向原子化的 个人 所做的直白而简洁的“喊话”,形成了意识形态。故意识形态具有行动导向和群众导向。而《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》则一反因之,与同类书籍多偏重 哲学 思想 的阐释不同,《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》强调政治意识形态的实践特性。对于每种意识形态,作者除了论述其主要理论思想,均辅以丰富的实例介绍,以说明出意识形态对于 世界 政治与政策的影响。
看点二: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意识形态
根据历史顺序,结合当时的 经济 、社会、思想 文化 背景,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主要意识形态,包括 民族 主义、自由主义、法西斯主义、社会主义、无政府主义等,并一直延伸到当下,介绍了20世纪后期逐渐兴起的 恐怖 主义、 女性 主义、 环境 主义等,勾画出近3个世纪里意识形态起源、发展、演变的历程。
看点三:澄清关于政治立场的混乱
左派、右派、自由派这些概念在中国的政治 生活 中屡见不鲜,却难有明确的涵义界定,与 西方 主流世界的影响亦往往偏离甚远。作者提出了政治光谱,将人们的政治态度从左到右划分为激进主义、自由主义、温和主义、保守主义、反动主义,而各种主要意识形态大致上对应着政治光谱的不同位置。由此,或可助读者扫清在政治派别上的混乱和错误 认知 。
看点四:一视同仁的立场
对于发源于西方的主要意识形态,无论是自由主义、社会主义还是法西斯主义,作者均予以同等的看待和客观的介绍。同时,对于今日正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、影响力相对较弱的意识形态,也辟专章论述。而对于世纪之交崭露头角的新意识形态如女性主义、恐怖主义,也给予足够的关注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《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》初版于1970年,迄今已修订至第10版,是一部适合政治学初学者的普及教材。作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出发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,包括民族主义、自由主义、无政府主义、社会主义、法西斯主义、恐怖主义、环境主义、女性主义等,给予读者对世界各种意识形态的完整认识。
《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》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从政治实践的角度来探讨意识形态。作者采用丰富的实例,结合具体的经济、社会、思想文化环境,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涵义、起源、演变、各种表现形式,以及它对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影响。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