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 · · · · · ·
从夏商周的黄土地,到百日维新与五四 运动 ,黄仁宇用二十余万字,以通史的形式,勾勒了 中国 几千年的 文明 全貌。以其倡导的“大 历史 ”(macro-history)为主要视角,着眼于中国历史发展中 政治 、 经济 、 军事 的变化;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,构成一个简明、连贯的纲领,进而 思考 各历史事件的积极性格及前后连贯的出处。作者突破了传统通史的格局,在 写作 方式上,仍然保持自己的一贯风格:从小事件看大道理,从长远的 社会 、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。
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,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。作者倡导“大历史”(macro-history),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,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,然后在与 欧美 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。本书从 技术 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,着眼于 现代 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,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。
为什么称为“中国大历史”?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 人类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,从一个闭关自守 中世纪 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,影响到10亿人口的 思想 信仰、 婚姻 教育 与衣食住行,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。
投诉
中国大历史的创作者 · · · · · ·
[ 美国 ] 黄仁宇
黄仁宇
作者
作者简介 · · · · · ·
黄仁宇,生于湖南长沙,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。抗日 战争 爆发后,先在长沙《抗日战报》 工作 ,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,1950年退伍。其后赴美攻读历史,获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。参与《明代名人传》及《剑桥中国史》的集体研究工作。
目录 · · · · · ·
为什么称为“中国大历史”?--中文版自序
第一章 西安与黄土地带
第二章 亚圣与始皇
第三章 土壤、风向和雨量
第四章 兵马俑的幕后
第五章 第一 帝国 :树立楷模
第六章 名士成为军阀
第七章 长期分裂的局面
第八章 历史向侧面进出
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
第十章 第二帝国:已有突破,但未竟事功
第十一章 北宋:大胆的试验
第十二章 西湖与南宋
第十三章 蒙古 人的插曲
第十四章 明朝 :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
第十五章 晚明: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
第十六章 满洲人的作为
第十七章 1800年:一个瞻前顾后的基点
第十八章 从鸦片战争到自强运动
第十九章 百日维新、 民国 成立和五四运动
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 世界 上的地位
第二十一章 台湾 、 香港 与澳门
链接:https://pan.quark.cn/s/61d559ac5314
(每日更新) 电子书 合集 :链接:https://pan.quark.cn/s/b8305525c972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