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黄达远,国家 社科 基金 重大项目首席专家,“西外领军学者”、博士生导师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 民族 研究中心教授、 中国 人类学 民族学 研究会副秘书长、常务理事。研究领域为欧亚民族与 文化 研究、中亚与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等。先后在新疆师范大学、新疆大学与四川大学就读,2006年获得 历史 学博士学位。2009年任新疆大学 政治 与公共 管理 学院教授。201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2016年任陕西师范大学“一带一路”与中亚研究协同 创新 中心副主任、二级教授,国家民委基地“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”首席专家。现任西安外 国语 大学俄语学院院长、陕西省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”首席专家、丝绸之路与欧亚 文明 研究中心主任。先后主持(含在研)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,其中2011—201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。另主持 教育 部与国家民委项目6项。 迄今在《学术月刊》、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》、《 俄罗斯 研究》、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、《西北民族研究》、《西安 外国 语大学学报》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其中被《新华文摘》、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、《高等学校文 科学 术文摘》等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10余篇。另出版学术专著和文集等6部。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社科版)》编委;兰州大学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”培育基地研究员;此外还兼任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、四川大学 城市 研究所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、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、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、伊犁师范大学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发展研究中心、河西学院“河西走廊智库”等多家高校的特聘教授等。内容简介
《欧亚时空中的中国与 世界 》的主要内容是从 全球 史视野出发,从欧亚历史时空中发掘不同于 海洋 史面向下的中国及世界历史的意义,反思和超越“ 欧洲 中心观”与“中原中心观”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 认知 局限,如河西走廊就是具有 世界史 和中国史意义的“走廊”,不仅是多民族的走廊,而且还是跨文明的中心。“走廊作为一种 方法 ”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世界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,也可以重新认知文化的中国与世界。包含十章和三个附录,大部分内容已在国内各期刊上正式发表。
黄达远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,“西外领军学者”、博士生导师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、中国 人类 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、常务理事。
研究领域为欧亚民族与文化研究、中亚与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等。
先后在新疆师范大学、新疆大学与四川大学就读,2006年获得 历史学 博士学位。2009年任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 理学 院教授。201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2016年任陕西师范大学“一带一路”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、二级教授,国家民委基地“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”首席专家。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、陕西省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”首席专家、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。
先后主持(含在研)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,其中2011—201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。另主持教育部与国家民委项目6项。 迄今...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